- 汤小莉;王荞;张涵诗;韩少真;
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ESG评级已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实践与投资者决策的重要参考,但评级分歧导致企业行为与投资者决策偏离,显著削弱了ESG的市场有效性。本文以2015—2022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系统考察了公共数据开放对ESG评级分歧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共数据开放显著降低了ESG评级分歧,该结论在经过多种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公共数据开放通过信息效应和监督效应,改善企业的ESG披露实践和评级机构的评级决策,从而降低ESG评级分歧;异质性检验表明,公共数据开放降低ESG评级分歧的作用在国有企业、处于东部地区和市场化程度低地区的企业、未参考可持续发展报告标准的企业及外部审计质量较低的企业中更为显著。本文丰富了数据要素和ESG治理的研究,也为促进数字中国和绿色中国协同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
2025年10期 No.526 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8K] [下载次数:4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谢佳辉;蔡育涵;张斌;
为响应完善政府债务管理制度、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政策要求,本文以2018—2023年中国275个地市层面面板数据为基础,结合三次指数平滑法、LSTM神经网络模型、修正的KMV模型等方法系统探究地方政府显性和隐性债务预测、风险评价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发现:一是LSTM神经网络模型在地方政府债务预测中表现更优,能精准捕捉时序数据长距离依赖关系,预测误差低且泛化能力强;二是修正的KMV模型测算表明,地方政府债务违约概率存在区域异质性,中西部及经济欠发达地区风险较高,且风险演化呈现显性化、政策重构、分化固化三阶段特征;三是空间计量分析证实,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存在显著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与时间滞后效应,同时相邻地区前期风险暴露对本地当期风险具有负向“预警效应”。综上,本文构建的非线性预警与空间分析框架,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精准防控与差异化政策制定提供了实证支撑。
2025年10期 No.526 16-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0K] [下载次数:3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程显宏;江颖;刘巍;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正深刻地改变劳动力市场的本质,本文以2005—2023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内生增长理论分析人工智能应用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机制,采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检验人工智能应用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人工智能应用能显著提升上市公司劳动生产率;第二,机制检验表明,人工智能应用通过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劳动生产率;第三,异质性分析发现,人工智能应用对大型上市公司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作用强于小型上市公司;人工智能应用均能显著提升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上市公司的劳动生产率,但是由于西部地区在基础设施、技术水平和人才储备方面相对薄弱,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能力相对于东部和中部地区略显不足;人工智能应用对非国有企业和国有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均显著为正,但人工智能应用提升非国有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效果优于国有企业。本研究可为人工智能应用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实践经验参考。
2025年10期 No.526 27-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1K] [下载次数:6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