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晓燕;任芳慧;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包含全球性银行、区域性银行及国内企业的局部均衡模型,厘清美国货币政策影响企业外币贷款的作用机理,并引入外汇宏观审慎政策讨论其调控作用。在此基础上,基于2007—2023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美国货币政策宽松导致中国企业外币贷款显著增加,外汇宏观审慎政策能够有效平抑美国货币政策对中国企业外币贷款的影响。渠道分析表明,美国货币政策通过资产价格渠道影响中国企业外币贷款。异质性分析表明,区分美国货币政策周期,在美国货币政策宽松周期使用外汇宏观审慎工具更能缓解冲击造成的不利影响;区分外汇宏观审慎工具类型,针对借款人的工具以及常规性工具效果更佳;区分企业类型,外汇宏观审慎政策的调控效果在有海外子公司的企业和非初创期的企业中表现得更显著。
2025年08期 No.524 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2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8 ] - 张国建;明晓梅;胡玉梅;
如何缓解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抑制实体企业短债长用成为政策制定者的关注重点。与此同时,审计机关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有助于更好发挥审计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尚无研究从审计独立性的视角切入研究企业短债长用问题。本文选取2007—2022年沪深两市A股制造业企业作为研究样本,以2015年末的区位导向性审计垂直管理体制改革作为政策冲击,采用双重差分法研究审计独立性对企业短债长用的影响,研究发现审计独立性的增强能够显著抑制上市制造业企业短债长用,并且主要通过增强审计监督和披露力度两条路径发挥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了这一政策的未预期收益,即政策效应主要体现在非国有企业和资本密集型行业中。进一步讨论发现这一政策能够降低企业短期杠杆率,提高企业总资产回报率,但对长期杠杆率和净资产利润率的影响不显著。研究结果有助于解释中国企业“债务期限结构”之谜,并为抑制上市制造业企业短债长用提供了来自国家审计治理层面的新证据。
2025年08期 No.524 17-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6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何剑;古再丽努尔·麦海提;
识别和抑制企业“漂绿”行为已成为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本文利用2012—2022年A股上市企业数据,探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感知对企业“漂绿”行为的影响,并将金融科技和环境规制纳入研究框架。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感知程度越高,越能显著遏制其“漂绿”行为,这一作用在低融资约束、高行业竞争和低污染企业中表现得更加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金融科技作为数字治理工具,其效用的发挥存在显著的临界效应,超过既定阈值才能有效强化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感知对企业“漂绿”行为的抑制作用;正式与非正式环境规制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抑制企业“漂绿”行为的过程中呈现异质性门槛特征,正式环境规制表现为单一门槛效应,而非正式环境规制则存在双重门槛效应。研究发现为深入理解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漂绿”行为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洞见。
2025年08期 No.524 32-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3K] [下载次数:7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 ]